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关注  > 正文
头条焦点:怒斥俄国使者,抵制《瑷珲条约》,这位清朝官员为何被杀?
来源:纵横五千年     时间:2023-03-29 09:13:03

1859年6月,俄国使者伊格那提耶夫抵达北京,与清朝交涉条约事宜。期间,俄国人提出清朝应该承认《瑷珲条约》,确定新割让的领土。负责谈判的清朝官员与俄国使者发生了激烈地争论,他据理力争,怒斥俄国使者,甚至表示这份条约是“一纸空文,毫无意义”。然而,这位官员却在两年后被处死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
一、出身皇室

这位官员名叫肃顺,姓爱新觉罗氏,出身清朝皇室。原来肃顺的祖先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。在清朝入关前后,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功勋卓著,被封为郑亲王,还是“铁帽子王”之一,子孙世代承袭,不用降级。肃顺的父亲是郑亲王乌尔恭阿,由于肃顺排行第六,所以未能承袭,爵位由老三端华继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清朝入关后,八旗子弟迅速腐化堕落,骑马打仗是样样不行,吃喝玩乐是门门精通,每天不是提笼架鸟,就是游手好闲。然而,肃顺却是八旗子弟中的“异类”,他对于吃喝玩乐不感兴趣,而且还深恶痛绝,他曾说过“咱们旗人浑蛋多”。肃顺是个追求上进的人,他不甘心做个庸庸碌碌、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。

二、飞黄腾达

肃顺早年间在宫中担任侍卫,并在1836年通过“考试”,获得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,同时担任散秩大臣。此后,肃顺一直在宫中任职,做过銮舆使、奉宸苑卿等职,虽然品级不低,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。直到咸丰帝即位,肃顺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,历任步军统领、左都御史、户部尚书等要职,成为深受皇帝重用的人。

当时,年轻的咸丰帝想要改革积弊,但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,特别是南方的太平军,占据了半壁江山。肃顺可以说是“慧眼独具”,他力主重用曾国藩等汉人官员,同时整顿朝政,在一定程度上让清朝暂时渡过了统治危机。在与俄国人交涉的过程中,肃顺更是堪称清朝外交史上最强硬的人,气得俄国使者要求清朝更换谈判代表。

三、轻敌丧命

1860年八月,咸丰帝逃到承德,任命肃顺为协办大学士、领侍卫内大臣,同时颁布旨意,“行在事一以委之”。可以说此时的肃顺已经取得“一身之下,万人之上”的地位。1861年七月,咸丰帝病死,他在临终前安排肃顺等八人作为“赞襄政务王大臣”。有咸丰帝的遗诏在手,肃顺“飘了”,结果导致他轻敌丧命。

原来,清朝内部有两个集团对肃顺非常不满,一个是后宫的慈禧太后,她是咸丰帝的妃子,新皇帝的生母,也想要干预朝政;另一个是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。肃顺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,没想到他们却勾结到了一起。1861年十月,辛酉政变爆发,肃顺被捕,被斩杀于菜市口。曾国藩闻讯,在日记中写道:“此冤狱也,自坏长城矣。”

参考资料:1.《清史稿》;2.《曾国藩日记》

标签:

相关新闻

X 关闭

X 关闭

精彩推荐